线粒体蛋白酶可保护线粒体功能和骨骼肌力量
线粒体是必需的细胞器,具有多种功能,需要持续监测以维持其功能。而线粒体蛋白酶作为质量控制可通过选择性靶向和去除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蛋白,以确保线粒体适当的功能完整性。
揭示冠状病毒劫持宿主细胞的蛋白酶caspase-6实现高效复制机制
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可以设计靶向caspase-6的药物,而且这种蛋白酶可能成为所有已知人类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的潜在干预靶标。
α1-抗胰蛋白酶拮抗血红素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激活、自噬功能障碍和死亡
血管内皮细胞中的游离血红素毒性在包括镰状细胞病在内的溶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人α1-抗胰蛋白酶(A1AT)是一种对血红素具有高亲和力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拯救游离血红素引起的内皮细胞(EC)损伤。A1AT通过一种不同于人血清白蛋白和血凝素(两种典型的血红素结合蛋白)的途径来保护内皮免受游离血红素的毒性。A1AT抑制血红素
Theranostics: RNA干扰筛选发现,在乳腺癌细胞中,蛋白酶是PI3K抑制的合成致死伙伴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每八名女性中就有一人会在一生中患病(12.9%的终生风险)。由于其细胞和分子的异质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以了解驱动乳腺癌的分子途径,以改善治疗方法。
Structure:揭示人源线粒体内成链状丝氨酸蛋白酶LACTB成链结构与其催化活性关系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团队在Structure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filamentous human Serine beta-lactamase-like protein LACTB”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人源线粒体内成链状丝氨酸
Mol Ther:腺嘌呤碱基编辑有望治疗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2021年7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单基因疾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AAT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会影响肝脏和肺部。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形式能够有效地校正AATD患者细胞中的突变。这种称为腺嘌呤碱基编辑的新方法与包括CRISPR在内的其他编辑形式不同,因为碱基编辑
JCO:蛋白酶抑制剂药物万珂或能改善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儿的生存率!
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化疗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万珂(硼替佐米,bortezomib)或能明显改善新诊断为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L,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儿童和成年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此外,这项国际3期临床试验还发现,当加强化疗方案时,90%的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的放疗或能被消除。
Nat Commun:蛋白酶体在氨基酸缺乏时组装在一起诱导癌细胞自杀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负责消除废物的细胞系统的一种新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30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OTUB1是一种新的MYC蛋白降解的去泛素化酶
泛素化在调节蛋白质降解方面起着支持作用,蛋白质降解涉及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OTUB1属于卵巢肿瘤结构域蛋白水解酶(OTU)亚家族的脱泛素酶,它可以阻断泛素化导致蛋白质稳定。
丝氨酸蛋白酶二肽基肽酶 4 和尿激酶是人和小鼠疤痕形成的关键分子
尽管最近在理解皮肤瘢痕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引发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作者以单细胞分辨率研究成熟的人类肥厚性疤痕和小鼠的发展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