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Virology:杆状病毒口服感染因子PIF5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进一步的生化实验证实,R8和R74位点突变的PIF5会在碱性环境中被蛋白酶所降解,从而丧失口服感染能力,表明分子内相互作用在PIF5抵抗中肠碱性环境下的蛋白酶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7-14
Cell子刊:厦门大学李勤喜团队揭示谷氨酰胺缺乏能够诱导GLS1形成杆状多聚体进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理
该研究揭示了GLS1通过感应其产物浓度进行结构重塑,进而启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图4),同时为谷氨酰胺依赖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2-04-07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类已知会导致严重腹泻疾病的肠道病毒可以在小鼠的唾液腺中生长,并通过其唾液传播。
2022-07-05
废水监测可以检测新冠病毒和猴痘病毒的存在和传播
一项正在进行的监测废水中是否存在SARS-CoV-2并且有效地预测了美国圣地亚哥市COVID-19病例的后续激增的计划已经扩大到检测猴痘的存在。
2022-08-12
Front Virol: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非常善于容纳埃博拉病毒等病毒
研究人员发现,我们视网膜内的一种特定细胞,即我们眼睛负责向大脑发送视觉信息的感光部分,似乎特别善于容纳埃博拉病毒和其他病毒。
2022-06-28
Nature:抗病毒鼻腔喷雾剂N-0385有望阻止新冠病毒感染
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自2019年底出现以来,不断发生变异。这种快速进化给旨在靶向这种冠状病毒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带来了挑战。目前需要进行疫苗加强注射,以产生抗体来对抗SA
2022-04-22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取得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HCV感染大多数早期无明显症状,长期感染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2022-05-23
Trends in Microbiology:阐述双生病毒卫星蛋白增强病毒侵染的机制
近日,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联合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分子育种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微生物学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Geminiviruses Boost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for Counter-defense”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重点阐述了双生病毒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