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基因组DNA压缩成染色体并在细胞分裂时忠实分离机制
通过涉及体外重组的纯染色质的进一步实验,以及通过探测各种可溶性大分子的染色质可及性,这些作者发现不混溶的染色质形成了一个密集的负电荷结构,从而将带负电荷的大分子和微管排斥在外。
研究发现一条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调控水稻籽粒大小
经典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依赖于组氨酸受体激酶HK、组氨酸磷酸转移酶HP,以及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RR中的组氨酸(H)和天冬氨酸(D)之间磷酸基团的转移,然而这一磷酸中继(phosphorelay)过程调控的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究。在水稻中,细胞分裂素可以显着调控穗粒数,但对粒重或籽粒大小的调控功能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研究员
丝状蓝细菌细胞分裂-细胞分化间的联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丝状蓝细菌(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多细胞生物之一。较多丝状蓝细菌如鱼腥蓝细菌Anabaena/Nostoc PCC 7120(Anabaena),可在培养基中缺乏化合态氮源的情况下,分化出可利用氮气作为氮源的、执行固氮作用的特殊细胞,称为异形胞。两个异形胞之间一般间隔10个左右的营养细胞。营养细胞执行光合作用并由此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异形胞执行固氮作用。
Nature重磅发现:人睡着时,肿瘤苏醒,癌细胞在睡眠期间加速分裂和转移扩散
该研究表明,具有高度转移性的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产生并不是持续发生的,而是非常集中在癌症患者的睡眠期间,这为对具有转移倾向的癌症患者的在特定时间进行检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Nature Metabolism:揭示谷氨酰胺合成酶直接调控肿瘤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的异常活跃是肿瘤的显着特征之一。为了实现快速增殖,除了需要持续的增殖信号以及逃避生长抑制以外,肿瘤细胞还需要改变其代谢途径,为细胞分裂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能量。肿瘤细胞代谢途径的改变主要由代谢酶的异常表达和活化所介导。一般认为,这些代谢酶主要是以提供代谢产物的方式参与对细胞周期的调控。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代谢酶的非经典
揭示单核细胞利用胃饥饿素愈合皮肤伤口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和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有潜力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新方法。他们取得的新见解有可能导致治疗细菌感染和伤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