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Science期刊精华
2022年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2年1月7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1.Science:重大突破!注射脂质纳米颗粒封装的mRNA在体内产生CAR-T细胞,可显著逆转心脏纤维化doi:10.1126/science.abm0594; doi:10.1126/science.abn08
Nature Communications: CHD7通过抑制PPAR-γ信号调节骨脂平衡
作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共同前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严格控制细胞命运,维持成骨和成脂分化之间的平衡,确保骨骼系统的健康。
Haematologica:表达MyD88和CD40的ENG T细胞有望更高效地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目前,有许多遗传方法可以使T细胞对AML具有特异性。例如,这包括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与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AR-T细胞疗法相比,AML特异性CAR T细胞的临床经验带来了挑战。
CD19 CAR-T细胞疗法!欧盟批准吉利德Yescarta: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总缓解率91%!
在先前接受过三线或以上系统治疗复发或难治性FL患者,总缓解率(ORR)为91%,完全缓解率(CR)为77%,治疗后24个月有56%的患者仍处于缓解状态。
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罗氏glofitamab治疗侵袭性淋巴瘤(DLBCL):完全缓解率39.4%!
glofitamab是一款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同时结合2种不同细胞上的2个不同靶点(恶性B细胞表面的CD20,T细胞表面的CD3)来发挥作用。
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circUSP7通过调节miR-934/SHP2轴诱导CD8+ T细胞功能障碍和抗pd1耐药
CD8+ T细胞在先天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CD8+ T细胞功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得到证实,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然而,CD8+ T细胞功能障碍在人类NSCLC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
清华大学董忠军团队发现类似CD47的新型“别吃我”信号
免疫系统既要行使免疫防御功能,但又要保持自身耐受,即不攻击自身。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为何不“吃掉”自体健康细胞是重要免疫学问题。目前认为决定巨噬细胞能否发挥吞噬功能主要依赖其表面的活化型“食我”受体和抑制型“别食我”受体。目前公认的巨噬细胞表面“别吃我”(Don't eat me)受体是SIRPa,它识别广泛表达的CD47,触发含有SH2结构域
Nature Biotechnology:超快速纳米孔测序7小时发现致病基因突变
全基因组测序(WGS)可以让科学家看到一个人完整的DNA序列构成,其中包含从眼睛颜色到遗传疾病的所有信息。因此,基因组测序对于诊断患者涉及DNA的疾病至关重要——一旦医生知道了特定的基因突变,他们就可以相应地制定治疗方案。在对病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结果,往往需要耗时几周时间,这已经被大多数医生认为是快速了。但对于一些急性病患者,这个时间显然还
Science:揭示CD97协助脾脏树突细胞cDC2定位在血流附近对抗病原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体内CRISPR筛选,发现粘附性GPCR家族成员E5(Adgre5,也称为CD97)是脾脏cDC2定位所需的Gα13偶联受体。在缺乏Gα13、ArhGEF1或CD97的情况下,脾脏cDC2缺乏,但是脾脏cDC1不受影响。